2007年9月7日星期五

闲适是一种生活态度


有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,每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,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。

一天,当他正送花到佛殿时,巧遇无德禅师从法堂出来,无德禅师欣喜地对她说道:“你每天都这么虔诚地来并以香花供佛,依据经典,常以香花供佛者,来世当得庄严相貌的福报。”

信徒非常高兴地回答:“这是应该的,每天我来寺礼佛时,感觉心灵就像洗涤过一样的清凉,但是,一回到家中,就开始心慌意乱。请问禅师,我一个家庭主妇,如何才能够在琐碎烦闷的生活中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呢?”

无德禅师反问道:“你以鲜花献佛,相信你对花草总有一些常识,我现在问你,如何保持花朵的新鲜呢?”

信徒答道:“保持花朵新鲜的方法,莫过于每天换水,并且于换水时把花梗剪去一截,因花梗的一端在水里容易腐烂,腐烂后的花梗很难吸收到水分,鲜花就容易凋谢!”

无德禅师说道:“保持一颗清净纯洁的心,道理也是这样的。

我们的生活环境就像瓶里的水,我们就是花,只有不停净化我们的身心,变化我们的气质,并且不断地忏悔、检讨,改掉陋习、缺点,才能不断吸收到大自然的食粮。”

信徒听后,欢喜作礼谢道:“谢谢禅师的开示,希望以后有机会亲禅师,过一段寺院中禅者的生活,享受晨钟暮鼓、菩提梵唱的宁静。”

无德禅师说道:“你的呼吸便是梵唱,脉搏跳动就是钟鼓,身体便是庙宇,两耳就是菩提,无处不是宁静,又何必要到寺院中生活呢?”

闲适作为一种生活态度,已经不多见了。看看周遭的人群有谁不在忙碌,也不知为了什么,反正总是匆匆的身影。

柏油路上高扬着汽笛声,充斥着令人作呕的汽油味,人们就在这样的情况下,拖着沉滞的步伐,带着满脸的倦容,或许还有一嘴的怨气,来去匆匆。

生存永远是最大的课题,因生存而奔波劳碌倒也无可厚非,只是,人生很是短暂,为了生计的挣扎何时是个尽头?

人生不满百,常怀千岁忧,这是没必要的,哪里有那么多的忧愁悲绪?

纵使有,何必做胸中块垒,耿耿于怀?

难道不怕生命因此而脆弱吗?太多的疑问似轻而重,不时地敲打我们的心灵。

可是,透过重重迷雾,归根结底还是一个态度的问题。

态度决定一切,很多人都听过,但很少人能领悟,进而实践。有了好的态度,生命便有了质感。闲适是一种生活态度,涵义深邃,说来容易,做来却难。

生命急促,在逼仄的空间中拿出优游的态度来,着实不易,但为了更优质的追求,这是唯一好的选择。

品茶、钓鱼、读书、作画、看电影、听音乐、旅行都是悠闲的,为短暂的生命拓展了无限辽阔的境界。它们的存在是为了不让生命变得干枯萎缩,而是丰盈饱满。

人都有追求,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,为此,可能孜孜以求,不懈地奋斗。

但一样是为了美好的前程,却有迥异的结果。

理想是高尚的,但它指引着我们一味地努力而不懂得欣赏生命的瑰美,目标固然令人兴奋,但沿途的景色也是不容错过的,一旦错过,还有什么可以填补生命中的缝隙?

那些一味追逐利益的人只有无血色的生命。物质,多了总会累人。欲望也是。人若屈从自己的欲望,便会被其吞噬。

这不是耸人听闻,古今中外,因无穷的贪欲而身败名裂的不胜枚举。

闲适可以让我们滋滋润润地过日子,有意味,有情趣,而不堕落,不无聊。

提倡闲适,并不否定对于物质的追求。只是这追求,不是欲海无边的,而是有限度的自给自足。

闲适的味道在于丰满自己的心灵,不感觉生来就是劳苦的、迫不得已的,而是人生无限好,有许多意味饶然的东西等待我们去追求和品味。

没有评论: